每日經濟新聞 2025-09-11 20:53:11
每經編輯|段煉
9月10日,阿里巴巴推出“高德掃街榜”,保密3個月的神秘項目,一出手就成了“王炸”。那句“出發(fā),到煙火里去”的口號,溫情脈脈,充滿號召力和吸引力。
值得注意的是,就在“高德掃街榜”發(fā)布前夕,市場監(jiān)管總局今年第三次約談主要外賣平臺,相關平臺承諾“嚴守法律法規(guī),杜絕不正當競爭,抵制惡性補貼,推動行業(yè)規(guī)范有序發(fā)展”。
“高德掃街榜”的推出正當其時,可以看作是“外賣大戰(zhàn)”進入新階段,在更高維度競爭的產物。它的本質,是希望用真實的行為數(shù)據(jù)、良性的生態(tài)循環(huán),來重塑本地生活服務的競爭邏輯。
這種高維競爭,也體現(xiàn)為競爭主體的升級,即不再是外賣平臺的單打獨斗,而是商業(yè)生態(tài)體系的“集團作戰(zhàn)”。按照阿里巴巴的說法,將用身體力行的抵達和言而有信的評價,去詮釋那句“出發(fā),到煙火里去”的口號。由此,也提出了“外賣大戰(zhàn)”的一個全新命題。
所謂“煙火氣”,本質上是一座城市最真實的生活氣息,是一個國家最基底的生命脈動。市井街巷的蓬勃生機,源于每個普通人的生計與經營。唯有真正走進市井煙火、融入街頭巷尾,守護好每一處攤鋪的燈火,照顧好每一家小店的生意,才能讓整個社會經濟肌體保持健康與活力。
問題是,怎么守護人間煙火?就是要構建平臺和消費者、商家、騎手多方共贏的良性生態(tài)。
守護煙火,需要重構平臺與商家的共生環(huán)境。曾幾何時,平臺依賴高額補貼與流量傾斜爭奪市場,許多中小商家陷入“抽成高、流量貴、利潤薄”的生存困境。新的競爭邏輯下,平臺應該是公平經營環(huán)境的構建者,而不能繼續(xù)成為流量的壟斷分配者。
守護煙火,需要重建商家與消費者的信任關系。在一些生活服務平臺上,刷單炒信、虛假點評、營銷注水等亂象普遍,嚴重破壞了商家與消費者之間的信任基礎。這樣的評價機制必須改變。當商家只需專注提升產品與服務品質,便能通過真實消費行為積累聲譽,消費者才能獲得可信賴的決策參考,平臺則重新扮演起信任橋梁的角色。
守護煙火,需要重視秩序與活力的平衡之道。整頓違規(guī)吃喝,不是吃喝都違規(guī);反對不正當競爭,不是反對所有競爭。監(jiān)管部門督促“平臺合理控制補貼,避免沖擊正常價格體系”,不是要限制市場活力,而是要引導市場競爭更健康、更可持續(xù)。
事實上,“外賣大戰(zhàn)”進入新階段,催生更高維度競爭,體現(xiàn)的正是市場經濟強大的自我凈化能力。正如亞當?斯密所言,市場中有只“看不見的手”,引導著自利的資本去追求更有道德的行為,實現(xiàn)商業(yè)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(tǒng)一。它們的道德行為也許并非出自本意,卻產生了更符合公共利益的結果。
從這個角度,再看高德那句“永不商業(yè)化”的承諾,就有些耐人尋味。當一個平臺喊出“永不商業(yè)化”的口號,可能并不能避免它背后的商業(yè)目的。比如,在高德榜單中,消費者和商家需要獲取芝麻信用,就必須用支付寶進行結賬支付,以提升數(shù)據(jù)、獲取流量。這是一種隱性的倒逼機制,商業(yè)邏輯自在其中。
在商總是要言商。無論如何,在這場更高維度的競爭中,“到煙火里去”正在成為全民共識。誰能真正守護人間煙火、構建多方共贏的生態(tài),誰才能贏得市場、笑到最后。
每經評論員|付克友
編輯|段煉?易啟江
校對|何小桃
封面圖片:視覺中國(圖文無關)
|每日經濟新聞 ?nbdnews? 原創(chuàng)文章|
未經許可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及鏡像等使用
如需轉載請與《每日經濟新聞》報社聯(lián)系。
未經《每日經濟新聞》報社授權,嚴禁轉載或鏡像,違者必究。
讀者熱線:4008890008
特別提醒: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,請作者與本站聯(lián)系索取稿酬。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(xiàn)在本站,可聯(lián)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。
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